選才實務運用 – 測驗類別及應用系列之二:人格測驗 



【研發顧問 葉昶志/全人多元智慧發展研究中心】

 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300家企業甄選人員方式,使用心理測驗工具的比例就佔了24%。在使用心理測驗的73 家企業中,人格測驗所佔的比例就將近70%,且使用人格相關測驗的比例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,這顯示了測驗逐漸被企業所重視,因此接續測驗系列的報導,本期電子報接著介紹人格測驗。


    人格測驗(Personality Test)
  • 定義

  •   人格測驗是為了蒐集人的內在特性而設計的工具,通常意指情緒狀態、人際關係、動機、和態度等特徵的測量工具。而在甄選流程中,人格測驗較常用在管理職或專業職的甄選,一般在市面上常見的人格測驗,多半以『五大人格特質(OCEAN)』為測驗基礎的人格測驗。

  • 與工作績效的關係
  •   根據2007年發表於人事心理學期刊中的論文,整理1991至2000年的人格測驗與工作績效的相關研究,發現人格測驗分數去預測工作績效的能力不僅關聯性低,且經過長時間,數據依然沒有明顯的變化。如下表,表中數據表示人格分數與工作績效的相關程度。



  • 實戰問題Q&A

  • 問題
      
    常常看到一些人格測驗的效度達0.8~0.9,那麼這些人格測驗應該是非常有效的,不是嗎?(假設數據為真的狀況)
    解答
    關於心理測驗效度指標,通常分作三類,分別是:
    1.與測驗內容有關的效度
    2.與外在指標有關的效度
    3.與測驗結構有關的效度。

    而問題所陳述的效度數據,大多指的是『與測驗結構有關的效度』,例如:『某廠商自行開發的A測驗測量的是五大人格特質,而學術上公認準確的B測驗也同樣是測量五大人格特質,若同一群受測者,同時做這兩份測驗,則這兩份測驗分數若具有高度相關,則我們認為A測驗所測量的人格特質結構,與B測驗的測量結構一致,因此我們會說A測驗具有結構效度』。

    簡單來說,也就是A、B兩個測驗,測量到的東西是一樣的。

    對於人資實務來說,此項數據的意義是在選用人格測驗時,可判斷測驗的測量品質是否良好,但比起測驗的測量品質,更重要的是測驗與企業管理相關外在指標的(例如:工作績效)連結性。
    問題
      
    承上題,可否說明其他種類的效度及舉例?
    解答
    -與測驗內容有關的效度-
    例如:『網路上常見的遊戲式心理測驗,通常問題的內容,與所預測的行為特質,通常沒有關聯,這時我們稱測驗沒有內容效度。因此一個測驗是否具有內容效度,端看測驗題目的內容與所要預測的東西,其中關聯性的高低』

    -與外在指標有關的效度-
    例如:『測驗結果與工作績效之間的關係,若分數之間的關係越高,則代表測驗分數能夠預測工作績效的能力就越強,因此在篩選人員上,分數所代表的實際參考價值就越高。
    另外,站在人資的角度來看,若透過協助測驗而改善某些人事指標(ex:流動率、篩選命中率),測驗才具有實質上的效果。』。
    問題
      
    承上題,那在甄選實務上,我該如何選用及使用人格測驗?
    解答
    根據人事心理學期刊的論文指出,人格測驗應用在人事甄選的情境中,會遇到一些限制,例如:『測驗內容與工作相關性低』、『工作候選人為了在可能的僱主面前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,因此在進行測驗時很有可能捏造答案』。在這種狀況下,人格測驗的分數的參考價值就降低許多。

    雖然大多數的人格測驗都有『防弊機制』(ex:測謊題、反向題、同樣的題目出現兩次、控制作答時間、強迫選擇),但實際上,由於機制過於簡化,因此並沒有太大的效果。

    筆者認為,若要使用人格測驗,應考量以下要點:使用目的、在何種情境下使用、受測者的心理狀態。以提高測驗結果的參考價值及準確性。
    問題
      
    一般市面上的職能測驗屬於人格測驗嗎?
    解答
    嚴格來說,職能測驗並不屬於人格測驗,但職能其中有一部分與人格是相關的,簡單的區分兩者,職能的概念著重於『可評估的外顯行為』,而人格指的是『內在的心理特徵』。如下圖所示。

    而一般市面上的職能測驗,大多針對的是態度性職能(behavioral competency),進行測量。

        

    資料來源:Spencer & Spencer (1993),Competence at work.,models for superior peformance p.11




    資料來源:Are We Getting Fooled Again ? Coming to Terms with Limitations in the Use of Personality Tests for Personnel Selection.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7, 60, 1029–1049

    回到頂端